超音波震盪分解廢電池新方法,材料回收較目前快 100 倍
目前阻礙廢電池材料回收的最大障礙,就在物質分離過程。如何以快速、經濟且環保的方式,從廢電池分離出鋰、鎳、鈷、錳等材料元素。TFI 與英國萊斯特大學、伯明翰大學合作,推出新材料分離技術,核心原理是以超音波震盪原理達物質分層,處理掉電極活性材料,最後只留下純鋁或銅。
TFI 表示,廢電池仍有許多可用材料,且金屬元素完全可回收。如果處理得當,金屬材料甚至可重新用於新電池生產,電池廠商購買原材料成本能降低 50% 左右。研究小組已在鎳鈷錳 (NCM) 三元素電池測試技術,與以前分離法相比,使用超音波震盪原理速度快 100 倍,且使回收材料的純度更高。
目前電池回收通常是將廢電池送入粉碎機或高溫反應器,再以化學藥劑浸泡廢電池,物理方法分離化學藥劑處理後產物,收集可再利用的鋰、鈷、鎳和銅等。這樣能源消耗量較高,且費時費力。新方法只需拆解廢電池,無需切碎,好處在於材料提取率更高,且切割消耗的電能也省下來。TFI 計算發現,未切割的電池能回收製造電池的材料約達 80%。
TFI 新方案另一個優點是安全。舊回收方法,電池板往往泡在腐蝕性較高的濃酸溶液。有超音波發射設備後,就不再需要危險性高的濃酸溶液。即便新方案比舊方案更省時間,且提取效率更高、安全性更有保障,幾乎沒有任何缺點,TFI 卻沒有提到新方案的成本,以及放棄舊方案後轉用新方案的轉換成本如何。據市場的評估,新方法應不會太便宜。
此外技術暫時未推廣,原因就是太新,缺乏時間和市場驗證,不少電池回收業者都還持觀望態度。TFI 研究人員已與幾家大型電池製造商和電池回收公司展開合作,TFI 希望 2021 年開始逐步設立完整回收機構,逐步將技術市場化。
(首圖來源:影片截圖)